欢迎您访问365答案网,请分享给你的朋友!
生活常识 学习资料

世界上现存的八种穿山甲

时间:2025-05-09

黑腹穿山甲

黑腹长尾穿山甲,也叫黑腹穿山甲、长尾穿山甲,在现存八个穿山甲种类中具有最长的尾巴(60-70厘米)和最短的身体(35-45厘米),是非洲穿山甲物种中最多的树栖物种,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,现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201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——易危(VU)。

菲律宾穿山甲

菲律宾穿山甲是分布于菲律宾的特有种,在外观上与马来穿山甲相似,其尾巴长度几乎与头部和身体的长度相等,尺寸通常小于马来穿山甲。菲律宾穿山甲昼伏夜出,是一种独居和树栖的动物,栖息于低地森林、草原、农耕区和地块中,由于栖息地的破坏,只能扩大活动和觅食的范围,现已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——极危(CR)。

巨地穿山甲

巨地穿山甲,也叫大穿山甲,是体型最大的一种穿山甲,其长度可达1.8米,背部覆盖9-13排鳞片,除了脸、喉咙、腹部、内臂和腿以外都有鳞片。作为现存八大穿山甲品种之一,巨地穿山甲主要栖息于湿润的热带低地森林和森林沼泽地区,有时也会出现在包括森林、热带草原和耕种区域的混杂栖息地中,现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——濒危(EN)。

马来亚穿山甲

马来亚穿山甲,又名爪哇穿山甲、巽他穿山甲,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亚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新加坡、泰国和越南等国,是比较珍贵的穿山甲品种。其头体长40-65厘米,尾长35-57厘米,多栖息于低海拔森林及次生林,食物以白蚁为主,兼食黑蚁及蚁的幼虫,现已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——极危(CR)。

中华穿山甲

中华穿山甲,主要分布在中国、不丹、印度、老挝、缅甸、尼泊尔、泰国和越南,是在中国自然分布的一种穿山甲品种。其头体长42-92厘米,尾长28-35厘米,鳞片与体轴平行,共15-18列,尾巴上另有纵向鳞片9-10片。目前中华穿山甲已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,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——极危(CR)。

南非穿山甲

南非穿山甲,又名红穿山甲,是现存的八种穿山甲之一,其体型较大,全身鳞甲如瓦状,无牙齿而舌甚发达,前足中趾爪特长,用以挖掘蚁类洞穴。南非穿山甲多分布于乍得、南苏丹、东非、非洲南部,多栖息于有较多灌木的草地和林地,昼伏夜出,以蚂蚁和白蚁为食,现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——易危(VU)。

树穿山甲

树穿山甲,又称白腹长尾穿山甲,是8种仅存的穿山甲之一,主要分布自塞内加尔至西肯尼亚及非洲南部至赞比亚。与一般的穿山甲都会在它们挖空了的蚂蚁或白蚁丘上筑巢不同,树穿山甲则栖息在树上或在树洞中躲藏,天敌有豹、鬣狗及蟒蛇,人类亦会捕猎它们,现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2019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——濒危(EN)。

印度穿山甲

印度穿山甲,又称厚尾穿山甲,其头体长45-75厘米、尾长33-45厘米,沿其头部和身体的背侧覆盖约15-18排坚韧的鳞片,尾部约有14-16排鳞片。印度穿山甲大部分时间都独居,在繁殖季节雌雄印度穿山甲才会在同一个洞穴中生活,现已被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——濒危(EN),是比较稀有的穿山甲品种。

Copyright © 2016-2020 www.365da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365答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

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。